陆鹤龄

艺术网站
网站首页 | 艺术简介 | 艺术展厅 | 艺术家相册 | 书画知识 | 名家点评 | 展览记事 | 访问大中华书画网
艺术简介
陆鹤龄

  陸鶴齡,安徽合肥人,1944年12月生於陝西西安。1981年攻讀於中國美術學院國畫系研修生班兩年,導師方增先。1993年為國家一級美術師。歷任安徽省博物館藝術研究部主任、副館長,安徽省藝術館館長,安徽美術家協會常務副主席,安徽中國畫研究院院長。曾任中國文化部全國社文系列高級職稱評委,連續12屆安徽省文、博、圖系列高級職稱評...(详细介绍)

中国书画动态 更多
·香港苏富比将举行张大千作品拍卖专场
·2013年春季拍卖会在香港举行
·2012中国艺术发展报告隆重发布
·春华秋实当代画家邀请展在济南举行
·张伟革花鸟画作品展在山东举办
·重庆青年唐大焱五谷画淘出黄金
·2013年全国中青年山水画邀请展在炎黄艺术馆展出
·中国艺术研究院在无锡打造中国画院研创基地
·中国首部艺术行业年度发展报告发布
·济南举办“春华秋实”当代画家邀请展
·陕西省书协最新出台主席团淘汰制
·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在北京举办
·第一届全国中国画学术展入选名单(山水)
·中国北齐壁画重现美颜
·艺术品国际交易中国艺术品占半壁江山
·王璜生欧洲首展在柏林开幕
·“中国名家画北京”北京复评
·中国艺术对话斯洛伐克艺术
·何东西藏人物作品展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展出
·第二届全球华人华侨书画大赛征稿函
书画鉴赏知识 更多
·以情立象 以意成趣
·吴昌硕艺术 是中国画里程碑
·书画鉴定的五个环节
·防假有方 书画作品有了“身份证”
·绘画怎成生产流水线?别信纸上谈兵的鉴定家
·书画鉴定中铁证是否真的如山?
·火眼金睛识赝品 书画真伪鉴定=眼光+科技
·书画收藏品相的五个要素
·如何评估与收藏书画艺术品
·艺术品投资
·书画作品价格计算方法
·如何划分书画家等级
·中国美术之最
·书画投资
·书画收藏
·“历代名画记”引发争论 真伪存疑作品该不该展出
·书画家与经纪人的利益关系
·赝品书画并非全是“劣品”
·"书写性”对水墨人物画的影响
·书画收藏水很深 小心书画造假四大陷阱
 
名家点评

真率自然之美——程大利

发表时间:2011/2/18 15:34:33    

  陸鶴齡自幼愛畫,初涉獵頗廣,六七十年代便有數以百計的油畫、國畫、連環畫見諸報刊,70年代中後期開始專攻國畫。一方面是八十年代初入中國美院深造,尤得方增先先生的悉心指導,有陸儼少、沙孟海、陸抑非等先生傳道授業,又與吳山明、劉國輝、馮遠等亦師亦友的談藝論道;另一方面是在安徽省博物館的十年苦修,在文化功底與藝術實踐上奠定了其成功的堅實基礎。
  翻開陸鶴齡的畫冊,一股雄渾之美撲面而來,不經意間,“真率自然”四個字湧上心頭。“唐畫刻畫如緙絲,宋畫黝黑如樵碑。力挽萬牛耍健筆,所以渾厚能華滋,粗而不獷細不纖,優入唐宋元之師”。黃賓虹力倡“山川渾厚、草木華滋”當然本意在山水畫創作,然其妙處,實在筆墨,此又不單可用於山水畫。謝赫論畫人物畫以“氣韻生動,骨法用筆”為首,而氣韻之妙更需以筆墨表現:“夫象物必在於形似,形似須全其骨氣。骨氣、形似皆本于立意而歸乎用筆,故工畫者多善書。”今觀鶴齡之畫,於筆墨頗有心得,能得造化真率樸誠之趣。
  鶴齡筆墨之趣,一在用墨厚重中不乏變化。他的畫設色濃蔚,賦予畫面一種雄渾的美感,無論是在《青藏高原》上伴著《草原上的風》《高原放牧》,傾聽《遠山的呼喚》,體味《青藏風情》,還是於《故鄉的小鎮》隨著《池塘清風》,體會《南國風情》,又或是去往《蜀山會友》,《溪山行舟》《臨江遠眺》,于《江上》,見《漁歸》皆有乍觀滿紙烏黑、一片混沌,而細品則淋漓磅礴、厚重雄渾之感。而在這一基調下則蘊涵著豐富的變化。且看《蕉蔭傣女》;此圖以濃重的墨色寫芭蕉,而細觀數片蕉葉,其中又有濃、淡、乾、濕、焦墨、破墨等多種墨法墨色的運用,形成一個整體的塊面,毫無零亂之感。其與左方作為畫面主體,以淡色勾勒出的人物對比,一濃一淡,一乾一濕,一精巧嫵媚一粗獷豪放,頗有意趣。細細品讀每一幅鶴齡的作品,都可以在單純的“黑、厚”中看出巧妙的變化。
  鶴齡筆墨之趣,二在用筆恣意撒脫而不失章法,正合“反虛入渾,積健為雄”。中國畫用線一向強調以書入畫,以“寫”為準則,更有“金剛杵,錐畫沙”之說。從《唐人詩意》、《南國印象》等圖來看,鶴齡於人物五官、轉折結構處頗為留心,皆以傳統之法“寫”出自不必說,而樹幹、枝葉、山體結構、少數民族的衣飾等大處用筆揮灑自如,不拘一格:行筆處似無意而實有意;承接上似雜揉而實有序;如“反虛入渾”所指“如白沫過沙後的狂濤湧起”。這是對整體厚重效果的一種“破”,這種“破”造成了靈動變化的效果。然而“破”並非無的放矢,而是要“積健為雄”。我們設想一下畫家作畫時的情景:這些富有變化的線條積少成多、積弱成強、連點成片,最後渾渾然一氣呵成,就如同微風撫面,先是給你點點涼意,之後是毛髮浮動,最後是滲透你的肌膚,如此步步為營,步步推進之後高潮湧起,構成最終的畫面效果,實則“破而後立”。
無論如何巧妙的運用筆墨,最終目的還是要表達出畫家的思維與想法,與觀畫者做心靈深處的交談。鶴齡有一些宗教題材的作品,如《燭光》並不意在表現傳教,而是力圖以現代的角度出發,以此比喻人類藝術精神的薪火相傳,在歷史與現實的相互凝視中對文化做深層次的反思。鶴齡雖自稱凡夫俗子,然其畫不俗,頗能引人深思。
  數十年間,鶴齡穿峽江,赴遠山,觀浩浩湯湯,橫無際涯之景:品朝暉夕陰,氣象萬千之境;在雲貴川的少數民族村落間,在青藏高原的大地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跡。其風格也早已不局限於浙派小品人物的表現手法,而是不知疲倦地進行著種種嘗試;高原系列、南國系列、宗教題材、古典題材……“荒荒油雲,廖廖長風。超以象外,得其環中。”這是說雄渾的境界,豪放的美景中包涵著哲學的意味,很耐品,鶴齡的畫亦如是,很耐看。
  鶴齡方入“耳順”之年,前路頗長。他的心態也很好,如其所言“人生的藝術與藝術的人生,猶如日月輪回,陰陽化合,不可強求也不可不求。探其規律,適其法度,全在自然自得之中”。以自然之心畫自然之畫,我們有理由相信鶴齡會為我們帶來更多讓人心動的作品。

注:本文作者程大利为人民美術出版總社總編輯,著名的中國山水畫家、美術評論家。

 

 


 
 
将该展厅添加到收藏夹 | 每次上网自动访问该展厅 | 向外界推荐我的展厅
范石甫艺术官方网站 国际席位号:364